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竹筒茶中出现的粉末状物质是由茶叶和竹子本身的成分相互作用产生的。当茶叶与竹子接触时,竹子中含有的一种称为竹黄素的抗氧化剂与茶叶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形成一种黄色或棕色的物质。
此外,茶叶中的单宁与竹子中的一些成分结合也会产生沉淀,导致茶汤中出现粉末状物质。这些反应受温度、浸泡时间和竹子品种等因素影响。
不是,是布朗族。
竹筒茶是布朗族独有的一种民俗茶饮,流行于云南布朗山布朗族聚居地。竹筒茶的制法是:将夏天采集的茶叶炒熟后,置入竹筒内,用阔叶封口保存。饮用时再将竹筒放在火上烘烤,直到把竹筒烤至焦黄,剖开竹筒,用开水冲泡,在浓烈的茶香中有一种竹的清香。竹筒茶的优点一是其味独特、二是久放不会变质。
酸茶是布朗族独有的民俗茶饮,流行于布朗山布朗族聚居地。酸茶既可以做菜上餐桌,也可用开水冲泡作饮料,有些还喜好当零食直接放入口中咀嚼。其制法是:在每年5-6月间,将采摘的鲜叶茶蒸熟,放在阴凉处晾干,装入竹筒中压紧封好,埋入土中,过几个月或几年后,遇上喜庆诸事或客人来访时,将竹筒挖出,取出茶叶,拌上辣椒、撒上盐巴来款待客人,可以直接嚼食。茶叶酸涩、清香,喉舌清凉回甜,助消化、解口渴,是上等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