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商朝(公元前1600年一前1046年)后期,商王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也称殷商。至商朝末代君王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殷都存续273年,后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参观宫殿宗庙遗址两个小时,在殷墟博物馆里,要抓住这三大看点:若干镇馆之宝、甲骨文碑廊和妇好墓。
殷墟在考古界具有极高的地位。殷墟,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遗址。自1928年以来,殷墟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遗迹、遗物和文字资料,对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殷墟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确认了商朝的存在。殷墟的发现证实了商朝不是中国古代的传说,而是真实的历史,丰富了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2. 商代晚期都城的遗址。殷墟的发掘揭露了商代晚期都城的布局和建筑风格,为进一步研究商代社会结构、文化、经济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
3. 丰富的出土文物。殷墟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艺术水平。其中,代表性的文物有司母戊鼎、后母戊鼎等。
4. 甲骨文的发现。殷墟出土了多达15万片的甲骨文,这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对研究商代历史和汉字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甲骨文也被誉为“最早的书籍”。
5. 对后世考古工作的影响。殷墟的发掘为中国考古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考古人才,为中国考古事业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殷墟在考古界具有极高的地位,它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开放时间:8:00-18:30/8:00-17:30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命名。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又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国旅游景区全国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