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时辰的划分标准
时间:2025-05-13 06:44:59
答案

中国古代时辰的划分标准是将一天平均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具体的时辰划分如下:

时辰 时间范围 别名

子时 23点到1点 夜半,又名子夜

丑时 1点到3点 鸡鸣

寅时 3点到5点 平旦、黎明,夜与日交替之际

卯时 5点到7点 日出,又名破晓等,太阳刚刚露脸

辰时 7点到9点 食时,又名早食等

巳时 9点到11点 隅中,又名日禺等

午时 11点到13点 日中,又名日正等

未时 13点到15点 日昳,又名日跌等

申时 15点到17点 晡时,又名日铺等

酉时 17点到19点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等

戌时 19点到21点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亥时 21点到23点 人定,又名定昏等

时辰是怎么来的
答案

时辰是古代为了计时方便而设计的。古时,为了计时方便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从头天晚上的23点开始,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

时辰里的刻怎么分的
答案

八刻一时辰,十二时辰一天

古代还没有时辰概念时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种。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约为15分钟。后来我国古代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分作八刻;

推荐
© 2025 偏高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