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如果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应当依据其年龄、犯罪情况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初步决定是否定罪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如果需要惩罚,则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对其进行轻判或者宽大处理,同时应当采取法律措施以促使其教育改造。
如果未满18周岁的人被判刑或者强制医疗、收容教育,应当有专人进行监护,对其进行教育改造,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根据我国刑法,科研人员可以因为在科学、技术、卫生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得减轻或者免除刑罚的情节。对于情节较重者,可以酌情减轻刑罚,但是不能超过刑罚的幅度。
如果科研人员已经获得了减轻刑罚的情节,却又再度犯罪,那么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从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再享受科研人员减轻刑罚的优惠。
这样的规定有利于鼓励科研人员从事有益于人民的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也能保持法律的公正与权威。
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刑法实行的是特别规定,即未成年人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在特定情况下,未成年人的行为会被认定为刑事责任,例如在16岁以上,犯罪行为能够认定为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应当以教育、感化、矫治为主,同时需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