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通常是对公共账目及财务报表的检查和评估,用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对私人账户的审计是非常罕见的,并且需要法院授权。一般来说,私人账户的管理和使用是由个人自主决策,但如果涉及到涉嫌犯罪或诈骗活动,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审查和调查,以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因此,对于普通私人账户而言,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审计查私账的。
审计是一种评估企业或组织运营、财务和合规性的过程,如果审计发现了问题,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后果:
一是对企业或组织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信任度下降;
二是可能会承担罚款、赔偿或其他法律责任;
三是需要采取措施立即解决问题,避免重复违规,提高运营效率;
四是需要调整业务流程或组织架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审计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预防,让企业或组织更加有效地运作。
1.收入不入账、多收少记或少付多记的查账技巧
针对这种作案手段,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调查:
①应将所有已使用过的发票和收据的存根联都收集起来,检查号码是否连续,有无缺号、缺页以及作废的发票和收据的正联以及入账联是否粘在存根联上,然后对发票和收据存根联的合计数同入账数进行核对,看是否符合。
②对收款人员和交款人保存的单据相互核对,挤出差额,追去向。
③笔数、金额相核对,挤差额追去向。
④从人与人之间,收集人证与其他资料相核对。
⑤账实核对,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实事求是地加以判断。
2.虚报冒领费用开支的查账技巧
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调查:
①要组织审查可疑凭证的来源,看所报销的票据是单位还是个人出具的,有没有收款人的手印或印章。
②要注意审查支出的流向和支出形式是不是人为的从中作弊。
③带着从账目中审查的疑点,找领款人或领款单位进行核对,去获取有无虚报冒领的依据。
④对已获取的证据进行技术鉴定,如笔迹、手印、印章等。
3.对开假单据报销的查账技巧
对使用这种作案手段进行贪污的案件查法:
①组织查账人员认真细致地审查发票的来源,重点应审查票据的出处、样式、规格和发票本身记载的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要注意查对发票的出处与购货渠道和内容是否一致,发票本身反映的内容与购货的渠道是否一致,发票上反映出的内容与购货单位所需要的产品、原材料是否相符,发票的首尾内容是否相一致,是何人书写等等。通过审查,从中发现疑点,进行追查。
②发票与入库的实物相对照,从中发现有无实物入库。
③对发票进行科学的笔迹鉴定,以证实是否伪造。
4.隐瞒收入,搞“小金库”的查账技巧
对这种案件的查法:
①审查支出单位的账目与收入单位的账目相对照、挤差额,看是否入账。
②审查单位设立的账薄与科目是否合法。
③支出账与库存账对照,看是否存在差额,有差额的是否入账。
④收货单位的支出账与发货单位的收入账相对照,看有无差额,以便从中发现账外资金。
⑤查销售物品或门类繁多的各种扣款、罚没款、集体存款利息以及合理的回扣是否入账。
⑥查“小金库”是否建账和有记载,账薄与库存相对照,看使用渠道是否合理。
⑦查“小金库”与账外资金的实际支配权,看是否个人支配,以及是否存入银行个人从中贪污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