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勘察现场,并认定事故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无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或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可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撤离现场。
2、追究逃逸人员法律责任。
3、因抢救伤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4、交通事故撞死人,首先应该根据交警认定的责任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其次要根据事故责任来承担相应的刑事或行政责任:
(1)如果肇事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2)如果肇事者不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则不构成犯罪,可由交警根据相应的违章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交通事故逃逸是否会被拘留与造成的财产损失金额没有直接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这意味着,无论财产损失大小,只要存在逃逸行为,都有可能被处以罚款和行政拘留。
然而,如果肇事逃逸情节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此外,如果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因此,无论损失金额多少,交通事故逃逸都是不被允许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