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客体指“我”之外的一切事物,是认识与实践的对象;主体则是认识与实践者,即“我”。
2.本体相对于现象而言,是事物之所以为此事物的内在根据。
3.实体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指有形、有象之物。
哲理是哲学思辨的结果。
可以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体验哲理,在唯心哲学中领悟唯心的哲理,也可以反过来领悟唯物的哲理,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哲学是不追求圣人的,每一种思考都有他存在的意义,每一种价值观都是对世界的认识。
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
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
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
本我是按"唯乐原则"活动的,它不顾一切的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
本我由各种生物本能的能量所构成,完全处于无意识水平中。
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被压抑、摈斥于一时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