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李光复的四合院多大
时间:2025-05-12 21:05:27
答案

据资料显示,李光复的四合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宁寺街,建筑面积达到了5800平方米。这个四合院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保存完好,是一座珍稀的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内部由前门厅、正厅、天井和后院等建筑组成,其中天井的面积占据总建筑面积的一半以上。四合院内部设计精妙,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也融合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可以说,李光复的四合院不仅建筑面积大,而且内部设计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李光地故居红色故事讲解
答案

李光地故居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以下是一个关于李光地故居的红色故事讲解: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占领了福建省的部分地区,包括安溪县。李光地故居成为了抗日游击队的一个重要活动地点

抗日游击队利用李光地故居的地形和建筑结构,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多次战斗。他们在故居内设置了防御工事,利用暗道和地窖进行躲藏和伏击。游击队成员们勇敢地与敌人进行战斗,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在一次战斗中,游击队成员们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交火。他们利用故居的地形进行掩护,巧妙地与敌人周旋。最终,游击队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保护了李光地故居和周边地区的安全

这个红色故事展示了抗日游击队在战争中的英勇和智慧,以及他们为保护家园和民族尊严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李光地故居也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希望这个讲解能够让你对李光地故居的红色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有机会亲自参观李光地故居,你将能够更加感受到这段历史的厚重和意义。

李光弼诱敌马文言文注释
答案

李光弼诱敌马

原文:山东大捷后,楼船接二乘,俯瞰敌军。敌引精骑万馀,列阵势以待李光弼。光弼侧目而视,微笑曰:“此马匹堪让一战。”遂令左右监视敌军之布,密谋诱之。

释义:山东大捷:山东齐河之战,李光弼大胜金军。楼船:悬浮在空中的轻便小船。接二乘:乘坐第二层。俯瞰:向下眺望。精骑:精锐的骑兵。馀:10000以上。列阵势:排成阵势。侧目:侧着脸。敌军之布:敌人队伍的布置。密谋诱之:暗中策划诱敌。

原文:军士按兵不动,显出颓败之态。敌骑见我军不拒,谓必无所遇,阵前阵后,来去自由。光弼遣精骑五百人,梆子出其不意,一举击溃之。眇眇而击,阵前阵后,俄顷之间,死者万计。敌至战而逃,踵若飞。

释义:军士按兵不动:我军士兵不移动。显出颓败之态:显得很虚弱。敌骑见我军不拒:敌骑兵见我军不阻拦。谓必无所遇:认为必定没有隐患。梆子:突然。精骑五百人:500名精锐骑兵。眇眇而击:迅速打击。俄顷之间:片刻之间。死者万计:死者很多。敌至战而逃:敌人一战就逃跑了。踵若飞:跑得快如飞。

原文:此计虽小,而效果大,彰显李光弼用兵之机变,令敌军胆寒,无从整其阵。

释义:此计虽小:这个计策虽小。效果大:但效果很大。彰显:显示。机变:机变,变通。胆寒:害怕。无从整其阵:无从重新组织队伍。

推荐
© 2025 偏高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