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香的别名是"白薇"。满山香是一种常见的攀援类植物,别名"白薇"是因为它的花朵通常呈白色。满山香叶片具有光泽,花朵香气浓郁,因此得名"满山香"。这种植物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都有分布,常常被种植在庭院、花坛和墙壁上,用来装饰和遮挡。满山香还可以悬挂在室内作为绿化植物。它的花期较长,花朵美丽,因此备受喜爱。
来由:
16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满洲部亦即建州女真人为核心,吸收海西女真以及部分其他部族形成的。
随着东北女真诸部的统一、八旗制度的完善与满族共同体的正式形成,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定族名为“满洲”。
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满洲族成为清代的统治民族。辛亥革命后通称为满族。“满洲”一词,或作为部落名,或作为民族名,俱见乾隆敕撰《满洲源流考》一书。
作为常用地理名称始于清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东北,把此名移作地名,妄称东北三省为 “满洲”,并以吉林省长春为界,分称“南满”、“北满”。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又将此名移作伪政权名,把所成立的傀儡政权称“满洲帝国”。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上述称谓一并消失。[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