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白居易在文学上提出了什么主张
时间:2025-05-13 07:02:44
答案

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城,葬于香山。

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

现实派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

白居易四句课外诗
答案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直白、自然、真挚而著称。以下是白居易的一首课外四句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名为《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我惜别之情。诗中的“离离原上草”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则表达了野草的枯荣更迭,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不舍。最后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表现了野草的顽强和生命的再生之力,同时也象征着离别的友人终将重逢。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白居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和感悟。

白居易在苏州当什么官
答案

白居易在苏州曾任太守(地方行政官员)。

因为唐代朝廷喜欢选用才华出众的文人做官,白居易因其文才卓著而被任命为太守。

他在任上力推改善民生、修筑水利工程,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除了在苏州担任太守,白居易还历任过其他地方的官职,如增城尉、右散骑常侍等。

他在官场上也秉持了自己的诗文理想,提倡清廉反对贪腐,这也是他作为文人官员的特色之一。

推荐
© 2025 偏高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