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核素用符号\\({}_{Z}^{A}\\right)表示,其中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
例如,氢元素有三种核素,分别为普通氢({}_{1}^{1}\\mathrm{H})、重氢({}_{1}^{2}\\mathrm{H})和超重氢({}_{1}^{3}\\mathrm{H})。其中,{}_{1}^{1}\\mathrm{H}的质子数目为1,中子数目为0,质量数为1;{}_{1}^{2}\\mathrm{H}的质子数目为1,中子数目为1,质量数为2;{}_{1}^{3}\\mathrm{H}的质子数目为1,中子数目为2,质量数为3。
在表示核素时,需要注意质量数(A)等于质子数(Z)与中子数(N)之和,即A=Z+N。
化学式计算是计算化学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可以用来求解化合物的化学式及计算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摩尔等。化学式计算的方法及规律如下:
1. 价态法:在找出化合物要素中负离子含量与正离子含量之后,应考虑正离子与负离子间的化学价,然后将各离子的电价作为离子/原子中的数值,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进而简化离子配位过程。
2. 求摩尔数法:利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已知一种物质的摩尔数及其它组分中某一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求该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它适用于双值或三值化合物计算。
3. 求氧化数法:化学方程式中每个原子所带的电荷数被称为氧化数。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结构特点来确定原子的氧化数,并以此确定化合物的摩尔比。
4. 求通分式法:用不同离子的离子量进行通分式变化,在分离式分子分母外平衡离子的个数,计算得到系数。
5. 求分子式法:将某些离子相结合生成化合物时,应在负离子中找相同的离子组合,使合并后的负离子与正离子的电荷量相等,即互为相反数,然后利用对应的原子量计算摩尔数,最后对摩尔数化简即可。
以上是常见的化学式计算的方法及规律,可以根据具体的化学问题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而推导出正确的化学式计算结果。
1.树立信心,加强记忆。
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2.认真实验,善于动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3.化学课本的内容包括文字叙述、化学用语和图画等部分。
如阅读实验装置图,应该联想到实物原形、名称及用途,达到形、名、图三位一体;
4.一般内容应该通读,重要内容应该精读;
5.阅读课本要结合学习要求与识记。
需要记忆的内容,应该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识记,如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等;需要识记的内容和要求,应该听从教师的指导,明确所要识记的内容的价值,以增强记忆的自觉性,并且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6.阅读课本应该记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