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的规格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长度:鱼竿的长度影响钓鱼的距离和鱼的大小。常见的鱼竿长度有2.7米、3.6米、4.5米、5.4米等。
节数:节数越多,鱼竿的强度越大,但也会影响钓鱼的距离和鱼的大小。常见的节数有四节、五节、六节等。
先径:指竿尖的直径。先径越大,钓鱼效果越好。常见的先径有1mm以下、1.5mm至2mm等。
元径:指手把的直径。元径越大,握持感越好。常见的元径有2.5mm至3mm等。
鱼竿的硬度与竿身材料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硬度较强的鱼竿采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而硬度较弱的鱼竿则多采用竹子或玻璃钢材料制成。
碳纤维是目前最常用的鱼竿材料,它具有重量轻、硬度高、韧性好的特点,非常适合制作硬度较强的鱼竿。
玻璃纤维也是一种常用的鱼竿材料,它比碳纤维更便宜,但硬度和韧性较差。
竹子也是一种传统的鱼竿材料,它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抗压性,但重量较重,硬度也较弱。
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它结合了玻璃纤维和树脂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同时重量也比较轻。
鱼竿的鱼线搅起来了,可以用以下方法解决:
提竿时,鱼竿向左或向右略偏斜一点,偏斜15°~20°即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勾线绞缠,而且中鱼后,还能避免大鱼搅黄窝点。
如果在提竿时发现鱼线绞缠,这时不能急躁,应持竿平稳,控制好竿尖不要抖动,小心地抽回钓竿,这样可减轻鱼线绞缠的几率。
更换线钩,子线钩组可以多备几副,子线断了用备用的子线拴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