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部落是属于蒙古族的一支--卫拉特蒙古,一直游牧在新疆那一带,明朝时称作叫瓦剌,就是那个在土木堡之变种俘虏了明英宗的瓦剌。
1638年,准噶尔部的首领巴图尔在博克塞里(今博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建成自己的都城,1640年, 制定了《卫拉特法典》,正式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巴图尔被称为巴图尔珲台吉,并且与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互通贸易。
建立准噶尔汗国的准噶尔部落是属于蒙古族的一支--卫拉特蒙古,这个历史悠久的部族,在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元朝称翰亦剌惕,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卫拉特,亦称厄鲁特、额鲁特或西蒙古、漠西蒙古。国外则称之为卡尔梅克。后卫拉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博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
准噶尔盆地的读音应该是“zhun-ge-er”,其中的“ge”应该读作“鸽”,而不是“ga”的发音。准噶尔盆地位于哈萨克斯坦和新疆的边境地区,地处中亚大陆,是一个干旱和半干旱的荒漠盆地。这个地区的名称来源于哈萨克语,因此应该按照哈萨克语的读音来发音。因此,根据地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应该正确地读作“zhun-ge-er”。